宝宝双顶径偏大原因是什么啊?因为我在孕期吃的比较多的原因吗?
宝宝双顶径偏大,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:孕周计算错误、胎儿畸形、营养过剩。营养过剩可能是由于孕妇本身吃得多,导致营养过剩,也可能是由于胎儿自身对营养物质吸收比较充足,孕妇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结构使胎儿发育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。
胎儿双顶径偏大是什么原因? 胎儿双顶径偏大的原因(胎宝宝双顶径偏大)
有时候,宝宝只是脑袋大了点儿。
曾经有个 41 孕周的孕妇怀着满腹的纠结住院了。
「医生你看,我今天刚做的 B 超,双顶径已经有 10.1 厘米了,怎么办啊?我是不是只能做剖宫产了啊?」听得出来,她心有不甘,又放心不下。
「哦,10.1 厘米的双顶径是有点儿大了,不过也不一定就只能做剖宫产,我得先做了检查才知道。」我把她让到病床上,开始做腹部检查。
「双顶径 10.1 厘米也能自己生吗?我有个同事,生的时候宝宝双顶径才 9.5 厘米,结果生到一半生不出来了,最后还是剖了,宝宝有 8 斤重哪。我 38 周的时候双顶径就 9.8 厘米了,那不是就更难生了?」看来这位孕妇的担心也不无道理。
我做完检查,并且查看了她孕期的产检病历,对她说:「恐怕你的宝宝不像你同事的那么大呀,而且你的骨盆条件也还不错,还是有自己生的希望的。」
「真的吗?我的骨盆还可以吗?你看,我骨盆出口只有 9 厘米,但是宝宝双顶径已经有 10.1 厘米了,到最后还能生得出来吗?而且,我查了一下,书上写的双顶径超过 10 厘米,有将近 90% 是巨大儿。」
现在,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,大家也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注,显然,这位准妈妈孕期的功课做得很充分,甚至都了解了「骨盆出口」这样的概念了。
但是,如果对一些概念仅仅略知一二,而实际了解并不全面,同时又缺乏临床经验的产妇来说,就容易产生误解。
比如,这位产妇就是把双顶径和宝宝体重简单地等同起来,而且对于骨盆径线又了解不够,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焦虑。看来,要想安慰这位准妈妈,还真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可以的。
「呵呵,看来你怀孕的时候是真的下功夫了,了解的情况还真不少,这样给你讲解起来,就比较容易理解了,值得表扬!你说的这个骨盆出口 9 厘米,实际上只是一个出口横径,9 厘米是很正常的大小。
不过,骨盆的出口是立体的,而不是一条线,所以你不能只是关注这一条横径,还有前后径呢。所以,你不用担心 10 厘米的双顶径卡在 9 厘米的出口横径上出不来,只要骨盆前后径够宽敞,也还是能生出来的。」
这位孕妇微微点了点头:「但是,书上说双顶径太大了,宝宝会是巨大儿呀。」
「呵呵,那可不一定。到现在为止,还没有哪种方法可以准确地估计胎儿体重,毕竟隔着那么多层肉,哪儿能那么准呀,就算是 B 超也做不到。
比方说你提到的通过双顶径来估计,就好像通过测量身高来估计体重一样,你说一个身高 1.7 米的人会有多重啊?性别、胖瘦都有差别,这哪儿能估得准啊!」
「我的宝宝也可能不是巨大儿?」
「当然有可能了。我刚才查过了,凭经验估计也就 7 斤左右吧,8 斤是肯定到不了的。
你看看你和你老公的脑袋都不小吧,你们的宝宝像你们两口子,就大在头上了,体重并不是特别大。再说了,就算是巨大儿,只要骨盆条件好,产道够宽敞,也不是不能生啊。
宝宝过重,我们最怕的是肩难产,就是说头出来,肩膀卡住了,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。但是,你的宝宝是头大,那么只要头能出来,就不用担心肩难产的问题。」
「那万一生不出来还是要剖啊。」
「那是当然的了。但是,不是只有巨大儿才生不出来啊,五六斤的宝宝照样有可能生不出来去做剖宫产。
只要医生还没有进化成神仙,那么这种事情可没办法提前预知。你既然已经等到现在这个孕周了,我想一开始总是想要自己生的吧,你自己的决心可是很重要的!」
「是啊,我一直都想自己生的,所以饮食上也很注意,没想到还是长到这么大了,所以很担心。既然医生都这么说了,那我就还是自己试试看吧!」
后来,我给这位孕妇进行了药物引产。毕竟脑袋还是挺大,第二产程足足生了一个半小时,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,一个 6 斤 8 两的男孩儿顺利诞生。是的,只有 6 斤 8 两。
其实,有时候因为不同人头形的不同,双顶径的大小连脑袋的大小都反映不出来,所以,我们还会通过 B 超测量胎儿的头围、腹围。尽管我们可以通过 B 超测量很多指标,但还是不能非常理想地估计胎儿的体重。
在估计体重的时候,相比 B 超的各种指标,产科医生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更相信自己的双手检查。不少生过孩子的人都知道,有医生在肚子上摸了一把,估计了一个体重,结果生出来一看非常准。